1. 
      

    2.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中國碳中和創新論壇新能源系列深度研討會·海水制氫專題會舉辦

      2023年04月26日 13:17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日,中國碳中和創新論壇新能源系列閉門深度研討會·海水制氫專題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以“我國海水制氫的路徑與對策”為主題,與會專家圍繞海水制氫相關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中國碳中和創新論壇新能源系列閉門深度研討會·海水制氫專題會現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碳中和創新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劉世錦主持會議并指出,當前能源革命潛力非常大,現在大的格局也比較清楚。第一,能源綠色化。第二,終端能源電力化,但是有一些場合很難電力化,所以需要一種流動的液體能源,大概率就是綠氫。這幾年,海上風電的發展很快,但是風電并不穩定,有些風電離岸距離較長,因此應該考慮風電如何應用到實際的場景,以及解決不穩定的問題。海上風電變成綠氫的技術,當前仍存在難題;如果解決了這些問題,海水制氫將取得較大的進展。

        與會專家圍繞海水制氫發展進行了交流討論。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特聘教授謝和平提出,海水制氫是我國搶占全球資源高地的快速途徑。但海水制氫有三個難題:一是海水成分復雜,二是海水中雜質具有腐蝕性,三是催化劑失活。我國應鼓勵海水制氫與海洋新經濟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海水制氫能源平臺,成立海洋綠氫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力打造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的“產學研”示范標桿,以共同推動氫能前沿技術探索。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二東表示,通過在電極表面原位修飾氫氧化物選擇性膜,降低鈣鎂離子的傳輸,可以開發出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的新型電極。針對析氧、析氫、隔膜系統等技術方面的問題,我國應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并進行不同技術路線的經濟性分析,同時開展規;叶嘣膽脠鼍笆痉。在沿海地區,地方政府還可以制定政策為海水電解制氫提供支持,推動“綠電+綠氫”在應用場景方面取得新進展。

        北京化工大學化工能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北京軟件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教授孫曉明介紹,團隊正在開展精準設計高催化活性位點的原子,構筑納米陣列和多極耐腐蝕電極的結構,提高電極的活性、穩定性和耐腐蝕性等研究,并基于電極材料的改進和基于電解液系統的改進,搭建連續工作的電解器,實現氫、氧、鹽的三聯產。在未來發展中,可以通過海水預處理和海水淡化環節的結合,同步實現產氫、產氧和化學資源的綜合利用。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雪明認為,利用規;Q蟪绷髂、波浪能組成的海上氫燃料制備平臺是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通過自主研發的利用波浪能發電機新型波浪發電方式,已經設計出波浪平臺制氫技術,并利用潮流能開展雙向發電制氫。我國當前在海洋潮流能和波浪能研發方面和國外幾乎是同步的,沒有代差。應大力推廣海洋潮流能和波浪能互補規;茪,減少海上風力發電的占地及安全隱患。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副研究員閆存極指出,海水制氫一直面臨大規模、遠距離、分布式儲運氫的難題。目前正在開發一種電氫碳融合的新型化學儲能技術,通過與海水制氫相結合,將電解水制氫及時轉化為易于儲運的甲醇、氨、甲烷等化學原料,從而實現儲運成本的大幅降低。我國可以把海上風力發電、海水電解制氫與南海富碳天然氣資源的開發深度耦合,通過利用海上富碳天然氣加綠氫提質工藝技術,一并解決海上風電的消納、綠氫的儲運和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等問題。

        江蘇省戰略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賴力提出,江蘇在氫能相關的技術轉化、產業化方面有非常好的前景。2022年江蘇海上風電裝機1183.5萬kW,占比全國海上風電近一半。江蘇氫能產業鏈齊全、配套的裝備材料產業支撐強、氫能應用場景豐富,正計劃打造一批綠氫制取、風光氫儲一體化、氫能和產業耦合、加氫及燃料電池實驗室一體化項目等,并指出政府、科研機構與企業應加強合作,促進產學研一體化,以場景應用開放、產業生態構建來加速產業技術迭代升級,使中國在全球氫能產業并跑的格局中搶得先機。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與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蔣利軍同樣認為,我國應穩步推進海水制氫產業技術化進程。從安全性來講,建議先岸后海;從配套儲運氫方式來講,建議成熟技術優先,分步實施,穩步發展。海水制氫可以加快可再生能源資源深度利用,促進當前東南沿;覛涞奶娲,實現綠氫化,從而實現整個工業體系的根本性變革。

        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環境研究分院高級工程師鮑威認為,綠氫、灰氫、藍氫是一種定性的描述,從標準的角度需要有定量的描述,應該使用整個生命周期或者部分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來定義綠氫、灰氫、藍氫。為加快綠氫產業推廣和技術應用,需要盡快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以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政府需要通過各種標準來判斷如何支持海上風電制氫,海上風電應用的發展。同時,應開展國際化合作,單獨成立相應的標準化分級委員會或者成立相應的工作組,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

        江蘇省鹽城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鹽城市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江蘇悅達集團氫能產業事業部總經理史踐提出,未來的社會形態是氫電社會,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要達到80%,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約占比20%。鹽城市正在打造全市域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綠色能源、綠色生態、綠色制造、綠色宜居之城。目前,正在積極開展“氫電耦合、氫碳耦合”等工作,用于助力率先實現碳中和目標。將重點推進綠氫在工業領域、電力領域、建筑領域、交通領域、農業領域等多元應用場景的布局。

        中國發展出版社總編輯、國研智庫董事長梁仰椿認為,中國進入新時期后,綠色化、數字化將貫穿于包括生活、生產環節的各個領域。因此,應處理好氫能和電力發展的關系,建立起以氫能為核心的能源系統,完善好綠氫從研發到商業化、產業化、市場推廣的整個流程,并對比得到現實技術路徑和未來技術路徑之間的差距。同時建議,我國政府應在頂層設計、戰略規劃、標準制定等方面要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碳中和創新論壇新能源系列閉門深度研討會·海水制氫專題會現場

      (責任編輯:馬常艷)

      中國碳中和創新論壇新能源系列深度研討會·海水制氫專題會舉辦

      2023-04-26 13:17 來源: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
      毛片无码在线
      1.